首頁
/
機構設置
/
專委會辦公室
湖北康養科技產業研究院產業技術委員會(簡稱專委會)是研究院內設機構,以高校及政府主管部門、科技金融行業和康養產業技術專家為主體,通過自薦、推薦並經董事會審核組建,旨在促進康養科技與多學科交叉融合、多產業協同創新,推進康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省域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政產學研金服用”各界力量,根據專委會章程負責建設院士專家智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驅動科技創新研發。
1.創建院士智庫:大健康領域學科交叉與產業融合“院士專家智庫”是面向全球匯聚“政產學研金服用”各領域院士專家與企業家建立的特定產業智庫,是專委會的重要智力支撐。負責康養產業頂層戰略架構與產業應用場景規劃的相關諮詢與論證,協同地方政府招才引智、招商引資,促進企業、高校產教融合創新發展。
2.促進成果轉化:專委會通過頂層產業戰略設計,依托康養產業實際應用場景與市場需求,融合政產學研金服用各方資源,以康養科技產業技術地圖為基礎,推進院士專家現有科技成果定向轉化,賦能企業科技創新、業績增長、上市併購等。
3.驅動科技創新:專委會負責“康養產業院士專家庫”建設工作,每年計劃從智庫中引入3-5位院士專家領銜加入專委會參與研究院各研究所建設。同時設立大健康前沿科技創新基金,推進大健康產業領域前瞻性基礎研究與特定領域技術攻關。
專委會院士專家智庫是專委會的重要智力支撐,自2021年成立以來已面向全球相關領域引入數百名院士專家教授進入專委會院士專家智庫。專委會由主任委員、主任助理和委員組成,在主任委員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專委會委員每年從院士專家智庫中進行遴選。專委會下設專委會辦公室,作為專委會的工作機構,受主任委員領導,負責專委會的日常工作。專委會主要為研究院提供專業的發展諮詢與技術支持,為研究院組織策劃的康養科技產業發展、康養科技成果轉化等各類活動提供諮詢與支持,以及各類活動的專家評議評選。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湖北康養科技產業研究院發展建設工作的實施,並規範康養科技產業研究院產業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的工作,特製定本章程;
第二條 為促進湖北康養科技產業規範化、專業化發展,推動湖北康養科技產業研究院的建設,研究院董事會根據工作需要組建專委會,並確定其名稱、職責等;
第三條 專委會在研究院董事會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第四條 專委會以高校及政府主管部門、科技金融行業和康養產業技術專家為主體,通過自薦、推薦並經董事會審核組建。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五條 專委會由主任委員、主任助理和委員組成。主任委員、主任助理由董事會任命,任期為5年;
第六條 專委會設主任委員1名,專委會在主任委員的領導下開展工作。主任委員的職責:
(一)負責專委會的工作,完成研究院董事會安排的任務;
(二)負責定期向研究院董事會報告專委會所承擔工作項目的進展情況。
第七條 專委會設主任助理1名,協助主任委員組織、協調工作組標準制定、評審、推廣工作的開展。主任助理的職責:
(一)專委會成員的選任、管理、聯絡、組織工作組年度工作計劃;
(二)參加專委會的活動,及時反映專委會的意見和建議;
(三)協助主任委員籌辦專委會會議;
(四)對專委會成員的加入進行初步把關;
(五)負責起草、制定康養產業技術指南與重大康養技術轉化指南等。
第八條 專委會成員數量設定為11名以上。候選人自願並通過自薦、推薦,經研究院董事會審定後作為專委會委員。
第九條 委員的加入
(一)本人自薦或專家推薦確定候選人;並向專委會提交《湖北康養科技產業研究院產業技術委員會委員申請表》;
(二)由專委會將申請候選人資料提交董事會審核是否通過並予答復。
第十條 專委會下設專委會辦公室,專委會辦公室設置在湖北康養科技產業研究院建設管理辦公室內,作為專委會的工作機構,受主任委員領導,負責專委會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 委員條件和義務
第十一條 專委會委員應遵紀守法,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較豐富的工作經驗;關心行業發展,認可專委會章程,履行委員職責。一般應符合下列條件:
(一)愛國愛黨,政治站位準確;
(二)專委會委員不限國別、年齡、性別、地域;
(三)願意為湖北、華中地區乃至全國的康養科技產業建設服務;
(四)在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或各自的行業領域多有成就或建樹;
(五)對康養科技產業有較深入的認知或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
第十二條 專委會委員的義務
(一)擁護和遵守專委會章程,積極維護專委會的整體形象和聲譽;
(二)保守專委會內部相關信息,未經批准,委員不得對外發佈與研究院發展戰略及組織開展的專委會工作內容;
(三)宣傳和貫徹專委會制定的方針,積極參加專委會的活動,承擔專委會分配的任務。每年參與活動次數不少於2次。
第四章 康養科技產業技術委員會職責
第十三條 積極參加研究院組織的學術與產業發展研討活動。
第十四條 為研究院提供專業的發展咨詢與技術支持。
第十五條 為研究院組織策劃的康養科技產業發展、康養科技成果轉化等各類活動提供咨詢與支持,積極參加各類活動的專家評議評選。
第十六條 對湖北康養科技產業研究院及系列活動進行積極的宣傳。
第五章 其它
第十七條 本章程經研究院董事會審議通過;
第十八條 本章程的修改需經專委會大會討論,並獲得2/3以上(含2/3)贊成,並經董事會審議方為通過;
第十九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歸研究院董事會所有;
第二十條 本章程未盡事宜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 本章程自董事會審定通過之日起生效。
湖北康養科技產業研究院
建設管理辦公室
2021年11月1日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江蘇大學二級教授,博導,食品物理加工研究院院長;食品裝備和食品物理加工專家、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專案首席科學家、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及食品裝備與智慧製造分會理事長、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理事及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分會副理事長、中國食品與包裝機械工業協會果蔬保鮮加工機械分會副會長、中央廚房工程與裝備委員會副會長、農業部蔬菜脫水加工技術集成基地主任、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裝備研發分中心主任、江蘇省農業機械學會副理事長等職。主持“十一五”和“十二五”國家863計畫、“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等各類政府資助和企業委託科研項目90余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省部級及行業科學技術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發表論文110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540篇(h-index 59);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10件。獲得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突出貢獻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授予的“‘十三五’機械工業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多年連續入選美國斯坦福大學發佈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的“終身科學家影響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
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英國食品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工商大學食品口腔加工與感官科學研究所所長,浙江省特聘專家;紐西蘭梅西大學榮譽教授,英國里茲大學訪問教授,泰國農業大學等大學客座教授;國際吞咽障礙者膳食標準化行動委員會的創始成員;國際食品口腔加工學術會議主席;Journal of Texture Studies主編,Journal of Future Foods高級主編。陳建設教授在國際上率先創立了“食品口腔加工學”這一新興食品科學研究領域,開展食品物理學、口腔生理學、感官心理學交叉的理論與應用研究。主要研究包括:(1)飲食過程中食品性質與微結構變化;(2)飲食與感官的食品物理學和口腔生理學原理;(3)特殊人群的飲食行為與飲食能力的客觀評測;(4)特殊食品的質構設計。形成了包括食物口腔破碎、食品與唾液相互作用、食團吞咽、食品感官、食團形成與吞咽等在內的食品口腔加工系統理論;自主成功研發了包括口腔軟摩擦、咀嚼類比裝置、飲食能力測試儀等新研究技術和裝置。已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出版英語專著4本。2016年獲美國AHSA學會的年度國際傑出成就獎,2019年以來連續入選年度全球10萬名(2%)最有影響力科學家排行榜和職業影響力排行榜,2022年入選全球前百名最有影響力食品科學家。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兼職研究員、正高級工程師,註冊水利一級建造師、註冊港口與航道一級建造師、註冊造價工程師、註冊爆破工程師。浙江省圍海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兼圍海科技公司執行董事。中國水利工程協會理事、中國疏浚協會理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港口工程分會排水與加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水利學會疏浚與泥處理專委會委員,曾榮獲全國優秀總工、寧波市青年科技獎等榮譽等稱號。研發了20余項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的技術,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獎1項、浙江省科技進步獎3項、浙江省技術發明獎1項、寧波市科學進步獎3項、國家級工法3項、水利部級工法5項,專利授權51項。2次榮獲“中國水利工程優質獎——大禹獎”。研發的淤泥固化技術在海堤、碼頭、橋樑、道路等50多個項目中應用。該項技術獲第7屆國際發明展覽會暨國際教學新儀器和新設備展覽會“金獎”、第8屆國際發明展覽會發明創業獎“金獎”,被中國浙江網上技術市場建設15周年評選為“十大優秀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