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想破冰打通科技創新「最後一公里」 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2年04月26日

 6月9日,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成立大會現場。

「要發揮企業出題者作用,推進重點項目協同和研發活動一體化,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發展高效強大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再一次強調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性。

作為科教資源大市,打通科技成果轉化以及產業市場化應用的「最後一公里」,亦是武漢必須正面作答的題目。

6月9日,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武創院」)正式宣佈成立,成為武漢市創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一步。

新型「四不像」機構橫空出世 直擊科技成果轉化慢轉化率低痛點

「市長擔任理事長、5年內財政出資50億元,將10萬平方米大樓整體無償提供使用,賦予技術團隊最大程度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武創院籌建辦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體制機制改革是武創院的最顯著特徵。

92所各類高校、101家科研院所、73位院士、130萬在校大學生,武漢的科教要素不可謂不強。

「要實現我市大戰大考後經濟總量爭先進位,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要動力。」武創院籌建辦負責人表示。

當前,武漢科技成果轉化慢、轉化率低、「牆內開花牆外香」 等問題較突出。高校院所與企業之間存在「玻璃隔牆、信息鴻溝、人才不通」,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存在「嫌貧愛富、徵信困難」等嚴重阻礙科技創新、技術成果轉化的問題。

什麼樣的平台和支撐是武漢所亟需的?

去年12月以來,由全市多個部門抽調人員組成的武創院籌建辦開啓多番探索——去先進城市調研取經、「刮骨療毒」直面武漢各方面短板與不足、反思過去在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上存在的問題……

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新型「四不像」機構——武創院應勢而生。不是工研院,不是實驗室,也不是工程中心、創新中心,武創院要解決的問題是現有的創新主體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困難,是現有的創新主體解決不了的「斷裂帶」「死亡谷」。

「從思想理念、體制機制、政策路徑等方面,武創院都有大膽突破。」上述負責人介紹,武創院不納入機構編制核定範圍、不明確機構規格、不核定事業編制,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據悉,武創院將在市場化運行、人才激勵、多元化投入、開放合作、監督包容等方面銳意創新,營造願創新、敢創新、能創新的良好創新氛圍,營造有利於創新創造創富的政策環境、體制機制、評價體系,建立健全激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容錯機制,形成人才成長的培育機制、人盡其才的激勵機制和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創新創造創富活力,打造武漢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先行「特區」,為武漢乃至全省傳統科研機構有效破除科研管理、用人制度、成果轉化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提供示範。

打造最優創新創造創富生態 讓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武創院是一個資源整合的平台,一頭連著武漢,一頭連著世界。致力於暢通各類創新要素流通渠道,打造人才、技術、資本「蓄水池」。實行「項目經理制」,探索與高校院所建立人員互通、業績互認制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實行「揭榜掛帥制」,推進跨領域、跨產業技術合作,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行業共性技術攻關,推動「臨門一腳」關鍵技術產業化,聚全球技術而創之。實行「投資包制」,聯合企業、核心團隊、社會資本、金融創投機構等,建立多渠道、多層次投融資體系,聚多元資本而興之。

武創院是一個成果轉化的平台,一頭連著技術,一頭連著企業。堅持以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搭建科技創新與產業需求之間的對接橋梁。一方面,著力疏通堵點,聚焦應用技術研究和工程轉化,暢通技術創新到產品創新的關鍵環節,填平科技成果轉化「斷裂帶」。另一方面,著力提升效能,加強政策、載體、金融等服務供給,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體系,打造「研發—熟化—轉化—孵化—投資」創新生態,形成企業與高校院所、金融機構、中介服務機構間的創新閉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武創院是一個創新激勵的平台,一頭連著人才,一頭連著轉化。大力創新體制機制,最大限度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市場為導向,圍繞市場需求確定科研方向、開展技術創新、組織創新資源,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成果生態鏈條上的驅動作用。以貢獻論英雄,引導科技人員既關注研發,也關注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以賦權增活力,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賦予院長在院所運行、人才引進、項目投資等方面較大決策權,讓武創院自主處置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更好激發創新原動力。

力保技術人員「名利雙收」 實現技術創新、產品創造、社會創富

「科技成果轉化成不成功,關鍵看科技人員能否成功創富。」武創院籌建辦負責人直言。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武創院主要進行了五方面的探索——

在市場化運行方面,武創院管理去行政化、運營市場化, 不定行政級別、不定編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實行市場化的內部薪酬分配機制,賦予科研人員最大程度的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以市場為導向確定科研方向、開展重大技術創新,以市場化手段組織創新資源。

在人才激勵方面,暢通人才流動通道,武創院引進培養的高層次人才,比照市級人才計劃享受相關政策待遇,最大化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在多元化投入方面,將設立武創院專項資金,前5年每年安排10億元;成立純市場化運作、體制機制靈活的獨資企業武創院投資公司。武創院本部由東湖高新區無償提供10萬平方米大樓,實現武創院「造血」和「輸血」功能,打造最具吸引力的創新創造創富生態。

在開放合作方面,強化與高校、科研院所、湖北實驗室、武漢工研院等各類創新平台主體合作,加強國際化開放合作,聚天下英才、聚全球技術、聚多元資本,構建協同創新格局。

在監督包容方面,營造激勵創新、寬容失敗的鮮明導向。

據悉,武創院擬採取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設院長1名、常務副院長1名、副院長若干名。搭建「理事會+武創院+投資公司+N個創新主體」的組織架構。